襄阳隧道拱顶带模注浆料,微膨胀注浆料的特点及施工工艺
作者:tw2 发布时间:2025-06-24 10:28:04点击:2926
一、隧道微膨胀注浆料的特点
(一)微膨胀性能
隧道微膨胀注浆料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适度膨胀,这种膨胀能够有效填充隧道缝隙、空洞等缺陷,补偿因收缩产生的空隙,保证注浆体与隧道围岩、衬砌等紧密贴合,提高注浆加固的整体性和密实性,增强结构的稳定性,降低因空隙导致的隧道渗漏、结构变形等风险 。
(二)高强度与高粘结性
该注浆料具备较高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。早期强度发展迅速,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强度,使注浆部位快速具备承载能力,缩短施工周期,减少对隧道后续施工或运营的影响。同时,它与隧道各类基材(如岩石、混凝土等)有着良好的粘结性能,可形成牢固的结合体,确保注浆加固效果的持久性 。
(三)良好的流动性
隧道微膨胀注浆料具有出色的流动性,在注浆施工过程中,能够在较小的压力下,迅速且均匀地扩散至目标区域,即便在复杂的隧道裂隙、空洞等空间中,也能充分填充,避免出现灌注不密实的情况,保证注浆质量 。
(四)耐久性强
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抗渗、抗冻、抗侵蚀等性能。抗渗性有效阻止地下水等液体渗入,降低隧道渗漏问题;抗冻性使注浆体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结构稳定;抗侵蚀性则能抵御地下水、土壤等环境中有害物质的侵蚀,延长隧道结构的使用寿命 。
(五)可调节性
其凝结时间可根据隧道施工的具体需求进行灵活调整。在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条件下,通过添加相应的外加剂,可以使注浆料的初凝和终凝时间满足施工进度安排,保证注浆施工的顺利进行 。
二、隧道微膨胀注浆料施工工艺
(一)施工准备
材料准备:根据隧道注浆施工的设计要求,准备足量且质量合格的微膨胀注浆料,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外加剂。对材料进行严格的进场检验,确保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。
设备准备:准备好注浆泵、搅拌机、压力表、输浆管等施工设备,并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、调试和维护,确保设备性能良好,运转正常 。
场地准备:清理隧道注浆施工区域,保证施工场地平整、干净,无杂物和障碍物。对需要注浆的部位进行检查,标记出注浆孔的位置 。
人员培训: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交底,使其熟悉微膨胀注浆料的性能特点、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。
(二)钻孔
根据设计要求,使用合适的钻孔设备(如钻机)在隧道指定位置进行钻孔。钻孔的直径、深度和间距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,确保钻孔质量。钻孔过程中,要及时清理孔内的岩粉、碎屑等杂物,保持孔道畅通 。
(三)制浆
按照设计配合比,将微膨胀注浆料、水及外加剂准确称量。
先将水倒入搅拌机中,然后开启搅拌机,再缓慢加入注浆料和外加剂,搅拌时间应符合要求,一般不少于 2 - 3 分钟,直至浆液搅拌均匀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。
搅拌好的浆液应进行性能检测,如流动性、塌落度等指标,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。
(四)注浆
将制好的浆液通过输浆管输送至注浆泵,连接好注浆管路和注浆嘴。
采用分段、分层的注浆方式,从下往上、从低往高进行注浆。开始注浆时,应缓慢开启注浆泵,逐渐增加注浆压力,注浆压力应根据隧道地质条件、注浆部位等因素合理控制,一般不宜超过设计压力 。
在注浆过程中,要密切观察注浆压力、注浆量和注浆速度的变化,当压力逐渐上升,注浆量逐渐减少,达到设计注浆压力并稳定一定时间(一般为 3 - 5 分钟),且无漏浆现象时,可视为注浆结束 。
若在注浆过程中出现漏浆、串浆等异常情况,应及时采取封堵、调整注浆顺序等措施进行处理 。
(五)封孔
注浆结束后,应及时对注浆孔进行封孔处理。可采用与注浆料性能相近的干硬性水泥砂浆或其他合适的材料,将注浆孔填满捣实,使孔口表面平整,并做好养护工作 。
(六)养护
注浆施工完成后,对注浆部位进行养护。在养护期间,应保持注浆部位湿润,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、洒水等方式进行养护,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 7 天 ,确保注浆体强度正常增长,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 。